首页 DNA百科 香港oxford基因检测(香港基因检测权威机构)

香港oxford基因检测(香港基因检测权威机构)

DNA百科 309 5
广告一

成吉思汗的后代有多少?

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约有1700万人

香港oxford基因检测(香港基因检测权威机构)

据估算,目前全世界有约1700万人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约占全球人口的0.5%,其中甚至包括了英国皇室等。牛津祖先基因检测公司2004年启动了名为“Y-Clan”的服务,专门为确认成吉思汗后代而设计,价格为180英镑。

成吉思汗的时代距今已七个世纪,牛津祖先基因检测公司没有成吉思汗的DNA样本,测试结果是否准确?赛克斯教授说测试精确度值得信赖。十年来,他们分析了无数现居住在原“蒙古帝国”境内的男性居民的DNA,大量亚洲男性的Y染色体相同,而且这一Y染色体源于一个生活在13世纪早期的男子。

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左右,卒于1227年,在蒙古大军横扫欧洲大陆的过程中,他拥有了数百甚至数千名子孙。因此,他最可能是这一相同染色体的来源。赛克斯教授说:“在传播基因方面,成吉思汗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男性,他将他的Y染色体传给了儿孙,儿孙继承了他的帝国获得了进一步传播的机会。现在,这个Y染色体广泛存在于亚洲地区,但我确信,它的传播范围还要更广。”

成吉思汗第一个高加索后裔被发现在欧美掀起了一股成吉思汗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征服一切”的帝王,开始研究他的军事谋略和政治统治。不过,赛克斯教授说,这个发现不仅证明了成吉思汗拥有的疆土非常广阔,更重要的是,说明人类种族之间本是紧密联系的,不存在任何“纯种”种族,各种族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

科普讲堂 | 一代、二代、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大对比

测序技术是基因组学的核心技术,是基因组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数据,也是生命科学领域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组成部分。今天我来简单盘点一代、二代、三代测序技术的优劣势及应用情况。

一代测序是上世纪70年代由Sanger和Coulson开创的DNA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也称为Sanger测序。在1977年完成第一个基因组序列(噬菌体X174),全长共计5375个碱基。2001年完成的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以改进了的Sanger法为其测序基础。

Sanger测序原理: 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含dNTP)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

一代测序虽然准确度十分高,且该技术在当下依然被广泛应用(比如构建载体做克隆,基因敲除等实验都可以用到),但是通量太低,所以对于大片段或者全外显子等非常耗时,且很多情况下成本较高。

二代测序技术,又称为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是为了改进一代测序通量过低的问题而出现的,能够同时对上百万甚至数十亿个DNA分子进行测序,实现了大规模、高通量测序的目标。刚面世时主要包括Roche公司的454技术、ABI公司的Solid技术和Illumina公司的Solexa技术。这三种技术都极大的提高了测序的通量,大大降低了测序成本和周期。

其中Illumina公司凭借超低的测序成本和可以接受的读长,成为了目前最主流的二代测序公司,其测序成本近五年来从几千元1G(1G即10亿碱基)降到了到今天的40多块钱1G数据量,这个过程中基因组 De novo 测序、转录组测序、小RNA测序、LncRNA测序、circRNA测序、DNA甲基化测序、高密度遗传图谱、大规模GWAS关联分析等等实验手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年来,NGS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已进展至临床检测,如无创产前、遗传性疾病,(实体/血液)等。

Illumina 原理: 桥式PCR+4色荧光可逆终止+激光扫描成像。

主要步骤:

1、DNA文库制备——超声打断加接头;

2、Flowcell——吸附流动DNA片段;

3、桥式PCR扩增与变性——放大信号;

4、测序——测序碱基转化为光学信号。

二代测序技术虽然通量很高,成本低廉,但是读长实在太短,主流的Illumina测序仪,常规模式只能测PE150的长度,靠着软件算法上的进步才得以可用。由此三代测序走上了历史舞台。

三代测序主要有两种技术:PacBio公司的SMRT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测序读长都可以达到几十kb的级别,远远高于二代测序技术。与前两代相比,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单分子测序,测序过程无需进行PCR扩增。实现了对每一条DNA分子的单独测序。单分子测序可以更准确地检测串联重复扩增等。这对于无参物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大有帮助,长读长对于基因组拼接、全长基因序列的获取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研发的单分子实时测序系统(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SMRT)应用了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并以SMRT芯片为测序载体。基本原理如下:

1、聚合酶捕获文库DNA序列,锚定在零模波导孔底部;

2、4种不同荧光标记的dNTP随机进入零模波导孔底部;

3、荧光dNTP被激光照射,发出荧光,检测荧光;

4、荧光dNTP与DNA模板的碱基匹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一个碱基;

5、统计荧光信号存在时间长短,区分匹配碱基与游离碱基,获得DNA序列;

6、酶反应过程中,一方面使链延伸,另一方面使dNTP上的荧光基团脱落;

7、聚合反应持续进行,测序同时持续进行。

但是三代仍然不是完美的技术,其测序错误率相对于一代和二代还是高了很多,另外通量还是远低于二代测序,导致成本也是数倍于二代测序。

胡润  | 文案

擎科生物有限公司基因测序怎么样

擎科生物是*的基因科技服务提供者,一直专注于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优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基因测序和合成领域的佼佼者,擎科生物始终将行业需求摆在首位,并以此为导向先后建立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试剂、化学试剂、智能制造、合成生物学等五大平台,通过引进和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服务理念、海内外高端学科人才和自主创新,构建起核心技术体系,服务中国科研。? 擎科生物自成立以来,先后在全国设立了16个本地化实验基地,通过大基地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城市办事处,将服务网络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区域。现已在全国运行有41台3730xl测序仪,54台192通道合成仪。为全国500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了上千万次的基因测序和DNA合成服务。

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智造2025”。擎科生物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创新人才,着力推动和提升5大平台的建设,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从科技到产业的升级,力争形成产业生态圈。

擎科生物汇集了一大批有活力、有干劲、多领域的年轻人才,使得我们在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试剂、化学试剂、智能制造、合成生物学等五大平台有着巨大优势,未来,擎科人将心怀做“基因科技引擎”的梦想,注重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产业升级,做有竞争力的生物民族企业。

重庆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北京总的带领下,稳定的占有市场,无论是测序和基因合成,还是分子学试剂在各大高校及医院业务稳定增长。目前有进口合成仪3台,进口测序仪1台。生物科班出生的硕士2名,其余的人员本科85%。重庆擎科一直为科研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英国牛津国际鉴定检测委员会是骗子吗?

有下列辨别方法:

真正的牛津鉴定是英国的,上海有好多假冒牛津鉴定,出具假报告。

英国牛津鉴定报告全是英文的,藏家必需要认准真正英国牛津鉴定的标志,牛津的标志是一个形状为大写字母A蓝色标志,而不是什么牛津大学的标志。

牛津大学根本没有开设牛津鉴定机构,只是牛津鉴定公司的创始人是原牛津大学的教授。

英国牛津鉴定是热释光断代,样品要送到英国检测,所以要一个月时间;假报告多数是荧光光谱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好了,都是自己做的,没有权威性。

香港oxford基因检测(香港基因检测权威机构)

英国牛津鉴定在香港亚洲有总代理,但是不叫香港牛津,所以藏家要辨别清楚,以免上当。

百度搜索oxfordauthentication,可以找到官站,也是全英文的。

国内有授权点,为了防止上当,藏家只要认为报告的标志就行了。

基因测序是什么市场结构类型

EN

国产正崛起!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链图谱与市场分析

产业资讯火石创造2022.07.131180

基因测序技术是基因检测关键技术之一,在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及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从第一代的Sanger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纳米孔测序技术,其中第二代的NGS技术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测序技术,三、四代测序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基因测序仪市场基本被跨国巨头垄断,我国基因测序生产企业主要布局测序仪配套试剂。随着国内企业不断研发与创新,一批基因测序仪自主研发产品逐渐获批上市。在市场应用方面,我国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市场发展稳定;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基因诊断和早筛有望成为基因测序最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市场之一。

一、基因测序定义与技术

(一) 基因测序定义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基因测序技术能锁定个人病变基因,提前预防和治疗。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可以说基因测序技术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

(二) 基因测序技术

自1975年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发明链终止法和1976-1977年马克西姆(Maxam)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化学降解法,到1986年ABI公司首次成功实现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商业化,再到2014年Oxford Nanopore发布纳米孔单分子测序平台,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发展至第四代测序技术。

1、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Sanger)

核心原理:由于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的3′位置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的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别为:ddATP、ddCTP、ddGTP和ddTTP),产生A、T、C和G4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利用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序列。

传统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具有准确性较高、简单和快捷等优点,但在一些方面存在限制:1)测序通量低,仅适用于小样本遗传疾病基因的鉴定,难以完成没有明确候选基因或候选基因数量较多的大样本病例筛查;2)测序成本高、耗时长。据估算,用该法完成人类全基因组的测序,至少需用时3年,花费30亿美元。因此第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大多数用于科学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通量、低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的第二代测序技术出现。

2、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

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是利用一系列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组DNA或RNA测序,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基因组编码序列,满足极短时间内对基因组进行高分辨率检测的要求。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测序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它又被称为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核心原理:在荧光或者化学发光物质的协助下,通过读取DNA聚合酶或DNA连接酶将碱基连接到DNA链上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光学信号而间接确定DNA或RNA的序列。NGS测序技术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对比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大大降低了测序所需时间和成本,解决了第一代技术通量低、成本高的痛点,使得基因测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是目前全球及全国市场发展主流技术。目前,单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已降至1000美元以下。

虽然NGS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和高低丰度DNA检测能力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1)读长短。第二代测序技术每个DNA片段的最大测序读长在400-700bp 左右,远低于第一代测序的 900-1000bp。2)测序结果处理难度大。由于第二代测序读长大幅缩短,拼接两个 DNA 片段间所需的重叠的区域也相应减小,导致测序结果的拼接难度大幅增加。另外,第二代测序由于通量高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因此给处理测序结果增加了难度。为解决这些难题,以单分子测序为标志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和以纳米孔测序为代表的第四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

3、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单分子测序)

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Third-generation sequencing,TGS)是指在单个细胞、单分子水平上对基因组进行测序,测序过程中不需要涉及PCR扩增,实现对每一条DNA分子的单独测序。主要包括Helico Bioscience公司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和Pacific Bioscience公司的单分子实时(Singlemolecule real time,SMRT)测序技术,并以后者为代表。

区别于NGS测序技术,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通过直接读取反转录全长cDNA,有效获取高质量的单个RNA分子全部序列,进而深入研究可变剪接转录本。而且测序过程相对连续,不会因为洗去试剂或检测等步骤而暂停测序,也不用进行DNA扩增,操作便捷,测序时间短。因此单分子测序技术具有长读长、测序时间短、操作便捷等优势。目前该技术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4、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

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也叫做纳米孔测序技术,是基于电信号测序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电场力驱动单链核酸分子穿过纳米尺寸的蛋白孔道,由于不同的碱基通过纳米孔道时产生了不同阻断程度和阻断时间的电流信号,由此可根据电流信号识别每条核酸分子上的碱基信息,从而实现对单链核酸分子的测序。

相对于单分子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技术真正实现单分子检测和电子传导检测相结合的测序方法,完全摆脱了洗脱过程、PCR扩增过程,具有超长读长、高通量、更少的测序时间、更为简单的数据分析的优点。而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测序技术,错误率高是目前纳米孔测序的主要缺点。目前市场上的纳米孔测序平台主要是以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公司的MinION纳米孔测序仪为主,该测序仪测序读长超过150kb,测序速度快,实时数据监测,便捷携带。纳米孔测序技术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应用场景发展相对成熟的是感染病病原体检测。

表1: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对比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基因测序产业链

基因测序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基因测序仪等基因测序设备和配套试剂生产制造商、中游基因测序服务商和下游应有商。

图1:基因测序产业链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绘制

(一) 上游:基因测序仪等基因测序设备和配套试剂生产制造商

基因测序仪属于基因测序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之一,技术壁垒高,其装机量基本被跨国巨头垄断。目前,全球基因测序仪装机量达到2万台,其中Illumina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达80%,Thermo Fisher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达9-10%左右,Illumina公司和Thermo Fisher公司的基因测序仪装机量市场份额占比几乎接近90%。

我国已上市基因测序仪主要分为三种模式:自主研发、贴牌和与国际巨头合作研发。截至2022年3月,我国已通过NMPA有效获批上市的基因测序仪产品有15款;其中自主研发产品有9款,主要是以二代测序仪为主,华大基因与华大制造获批数量最多,合计4款。齐碳科技、真迈生物、孔确基因、迪谱诊断、今是科技等国内企业积极探索布局三代、四代测序仪和相关配套试剂。

由于基因测序仪技术壁垒高,因此国内企业大多数布局检测试剂盒等测序仪配套试剂。我国已通过NMPA有效获批上市的检测试剂盒有近300款,其中基于NGS技术的试剂盒有200多款,是目前基因测序市场高速成长的细分赛道;三代、四代配套试剂自主研发产品还处于发展初期,尚未有任何三代、四代测序器械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件。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广告一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 萬事如意

    萬事如意 2年 前(23-06-04) 回复

  • 姐妹们,你们在陈顾问这里验血后做过B超吗?很多宝妈都说做的很准,在这里验血的有翻盘的吗?我现在怀孕36周了,在16周的时候邮寄过去检查结果是男孩,越到最后越怕翻盘,二胎的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