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NA百科 香港华大基因检测(香港华大基因检测中心在哪里)

香港华大基因检测(香港华大基因检测中心在哪里)

DNA百科 163 5
广告一

华大基因背后的技术武器

华大基因背后的技术武器

香港华大基因检测(香港华大基因检测中心在哪里)

斥巨资采购128台基因测序仪,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全额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pleteGenomics(下称CG),改变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被跨国企业单向并购的格局。华大基因向来不按套路出牌。看似有些疯狂的举动,实际是华大基因建立技术优势的精心布局。华大基因的服务规模和测序团队是全球最大的,但在测序技术平台上需购买大批设备和耗材。收购CG实现了资金技术的互补,也使技术优势成为打破原有国际基因市场格局的反击武器。

大数据支撑科研新模式

通常由于科学技术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周期很长,但在生物科技领域,尤其是在21世纪以后,生命科学由原来经典的实验科学、作坊式的实验科学变成了工厂式大数据的大科学。这种大科学利用数据分析处理,大大缩短了从科学发现到产业化的过程,使得一家机构同时进行产学研一体化成为了可能。

1990年由美、英、日、德、法及中国六国科学家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用10年时间、耗费30亿美元才完成了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2007年华大基因只用半年,不到3000万人民币就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基因图谱”。省时、高效的基因测序得益于华大基因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创的新型基因科研模式,华大基因打造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大平台。在强大“平台体系”驱动下,围绕生命中心法则,建起了测序、质谱、生物计算和国家基因库综合技术平台。

测序平台承载着基因测序产业的重任,它使人类进一步解读生命奥妙成为了可能。华大基因测序平台主要以高通量测序平台为主,此外,还包括了罗氏454测序平台及Ion Torrent测序平台。测序涉及生物学各领域,包括DNA测序、RNA测序、宏基因组测序、甲基化测序、外显子捕获测序等。此外,还有合成平台、基因分型平台、全基因酶切图谱平台等让测序结果更精确的辅助平台。

质谱平台基于高通量质谱技术进行工业规模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及目标分子检测,主要进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全谱分析、定量分析、蛋白修饰分析以及目标蛋白、多肽和各种小分子的分析检测,也可以结合基因组、转录组数据展开贯穿性科研项目。

信息中心以实现超大规模生物信息学计算为中心任务,不断提升其在高效能计算、云计算服务能力,为海量数据处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华大基因拥有深圳、香港、北京、武汉、杭州等数个大型生物信息学超级计算中心,总峰值计算能力达到212 T flops, 总内存容量达到35.9 TB,总存储能力达到18.38 PB。其位于深圳和香港的集群的峰值计算能力分列国内生物信息领域第一和第二位,有能力为海量生物信息学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稳定而高效的资源保障。

国家基因库集生物资源样本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和生物资源信息网络为一体,通过建立高水平的生物资源样本库、高效的生物信息数据处理、存储与管理系统以及覆盖广泛的联盟网络,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生物资源及基因数据资源,充分调动、发挥及整合各地区、各单位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

竞争王牌:测序技术革新

2013年3月18日,华大基因宣布完成对CG的全额收购。华大在并购完成之后,保留了CG在硅谷的研发团队,并将团队规模扩大了一倍,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的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共同合作,开发出将投入产业化应用的临床测序技术BGISEQ-1000和BGISEQ-100。新产品大大简化了样品处理的流程,缩短了整个周期,优化了生物云平台,做到一键式、傻瓜式、大数据库支持,能够进入任何一家医院而不需要任何前期测序基础。在临床产品的精度、可重现性和稳定性方面比市面已有技术提高几个数量级,达到99.999%以上的碱基准确性。

华大的测序技术采取的原理各有不同,其中代表性的有基于焦磷酸化学发光的454测序技术、基于连接反应的边连接边测序技术SBL、基于锚定探针连接的CPAL技术、基于可逆终止边合成边连接技术(SBS)和测序过程中基于氢质子浓度变化的半导体检测技术。

华大测序的特点主要是序列短(30—150bp)、但是检测通量大(从开始的几百Mb到目前的1Tb以上的通量)、检测周期灵活(几个小时到几天)。正是因为通量高,所以测序的价格已经是第一代测序的万分之一,甚至更低。最早做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要30亿美元,现在测序成本只需要1000美元。

如今,华大基因在基因测序领域保持着领先的技术优势,包括效率高、成本低的高通量测序;准确率高的高深度测序;全球领先的基因组组装软件,自主研发的SOAPdenovo软件;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华大基因已经成功完成几百个物种的全基因组从头测序。

产业化新起点

如今,华大基因已经进入到产业化的新阶段,除了传统的科技合作项目之外,个人基因检测服务于医疗领域,成为了华大基因发展的新起点。

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缺陷儿出生,给这些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防治出生缺陷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的方法都无法达到既精准又安全无创。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成本降低,一项新的产前检测技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华大基因在自身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基础上,于2010年末推出了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只需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就可利用测序方法分析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性疾病的风险率。目前,除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外尚有针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的众多项目在研发过程中。

目前全球基因测序领域处于一个快速向应用转化的产业化、民用化发展阶段。整个基因测序市场中从业公司的估值也都将随着产业的爆发而水涨船高,该领域前景将继续受到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基因科技,这个揭示人类生命奥秘的学科,未来必将孕育出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产业市场。

;

华大基因产前dna检测出报告要多久

内地医院一般出报告时间在:15个工作日左右;深圳选择不同的套餐时间不同,贵的套餐5个工作日出结果,便宜的15个工作日;

如果是在香港诊所送检华大:5个工作日出结果,检查的是10项(国内一般是检查3项) 费用是7500港币 包含:华大基因提供的10项检测+Y+妈妈地贫检测。

如果不想去香港又想选择华大基因的10项检测,可以加V信:dna-bb

香港四大权威化验所是哪四家?

香港正规化验所有很多,只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化验所都有保障,在香港,比较出名的四大化验所分别为香港卓信医疗化验所、香港化验所HKLAB、香港华大基因、达雅高化验所。

1、香港卓信医疗化验所有限公司

地址位于香港新界火炭禾盛街11号中建电讯大厦801室。专注基因检测,提供无创产前检测、亲子鉴定、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检测、症实时监控、疫苗抗体检测等。

2、香港化验所有限公司

香港化验所是香港政府合法注册的医务化验所,致力于提供基因检测服务。旗下的品牌- Libra 多年专注于DNA亲子鉴定检测,长期以来给香港及大陆的客户提供了专业且高质量的生物医学服务。香港化验所的科研团队是由香港医学化验师具有临床分子生物研究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

3、香港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已经形成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学研队伍,建立了核酸测序平台、蛋白质谱平台、细胞学平台、动物克隆平台、微生物平台、动物平台、海洋生物平台、信息技术平台,

并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国家基因库的构建,成立了生育健康中心和临床及医学健康中心,进一步促进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向人类健康服务、环境应用、生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转化。

4、达雅高化验所

达雅高致力于提供一站式产前检测服务,涵盖高端技术包括非侵入性产前检测(NIPT),亲子鉴定和Y染色体排除检测(父系关系排除鉴定,MBE)。

以上内容参考:

1、百度百科--香港卓信医疗化验所有限公司

2、百度百科--香港化验所有限公司

华大基因检测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不是骗人的。

华大基因是一个专门从事生命科学的科技前沿机构。以学、研、用为主的科研方式。涉及人类、医学、农业、畜牧、濒危动物保护等分子遗传层面的科技研究。

2015年12月18日,证监会公布华大基因拟创业板上市《申报稿》,该公司上市保荐券商为中信证券(600030)。

扩展资料:

华大基因学院

华大基因学院致力于国际化开放办学,建立“以项目带学科 、带产业、带人才”、在实战中培养人才的新型教育培养体系,与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本、硕、博联合培养计划,涵盖非学历教育和公共教育,培养生物领域科研和产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机构愿景:打造跨领域教学平台,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生物科学和产业人才,建立适应新生命科学以及未来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的创新教育体系。

华大基因学院已和包括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在内的1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采用”2.5+1.5+X”或“3+1+X”的模式开展本、硕博联合培养,同时还与香港中文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硕、博联合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华大基因上市,承诺“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再被王德明实名举报“核酸检测不准”,华大基因:造谣

雷达 财经 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香港华大基因检测(香港华大基因检测中心在哪里)

华大基因的实名“举报门”事件,有了新的进展。

对于举报中“被暴徒殴打致伤残”一事,华大基因表示与其发生冲突的不是华大员工,此事已经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处理。

华大基因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7.66亿元,同比下降19.42%;实现归母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下降30.08%,原因是新冠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全球新冠核酸试剂和检测单价下降。

再被举报检测不准确

“很多人以为我举报的华大检测不准只是疫情的新冠检测,并不只疫情新冠检测,华大检测什么都是不准确,如一把尺子刻度错了,它测量的一切都有问题。”王德明在一篇文章中表示。

据其描述,知晓华大检测不准并实名举报,是因为与华大基因合作时发现,该公司孕妇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国家卫健委和世卫组织标准十倍。

文章举例,按华大自己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5月他们共检测313万例,检出‘常异’1.9万例,概率合1/164。”与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数据,唐氏综合征发病率低于1/1000,还是高出六倍多。

王德明将检测不准的原因指向华大技术缺陷,测序流程不同,流程多、容易出错等方面。其中提到,华大基因的试剂盒被国家食药监局查处存在缺陷,华大多位检测工程师跟其说过,在已知的医院里有质控品失效的情况。

除了王德明的举报,2018年7月,虎嗅网一篇《华大变》的文章刷屏,据文中的描述来看,一位湖南长沙市的产妇之所以诞下异常儿,是因为三位医生在彩超和B超都出现明显异常数据的情况下,仍然拿无创DNA检测的可能性结果,给出了令产妇放弃确认检查的建议,最终导致产妇生出带有生理缺陷的婴儿,且不予理赔。

文章称,因为华大基因无创DNA检测做出的“低风险”判断,导致三位医生接连误判,产妇又在医生建议下,连续放弃或忽视了四次其它产前检测(唐筛、超声、穿刺)。华大基因的结论,直接和间接地将这家人送进了深渊。而这个湖南家庭,只是众多“无创漏检”悲剧家庭的缩影。

随后华大基因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在相关无创知情同意书中明确告知了无创基因检测的适用范围和技术局限性。由于无创基因检测作为一项筛查技术存在假阴性的风险,为保障受检者,华大基因为每一位受检者购买检测医疗保险。”

雷达 财经 梳理发现,近两年的公开报道中,也出现过数起质疑华大基因新冠检测产品不准确的案例。

2020年8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瑞典公共卫生署近日宣称,中国华大基因公司出口给该国的检测试剂不准确,导致了约3700个“假阳性”病例的出现。

公共卫生署表示,有两家瑞典的实验室通过核查发现,华大基因的检测试剂导致了约3700个“假阳性”的结果。但后文随后又称,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大多是只有轻微症状或没有感到症状的人”。

对此,华大基因发布公告回应称,所谓的“高阳性检出率”问题主要是因为无症状感染者通常病毒含量较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确认及管理规范方面存在差异。

此外,2021年4月22日深夜,据香港政府发布通报称,华大基因化验所报告了29宗核酸检测阳性及1宗“不确定”,多个病患被送往医院后,接受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均呈阴性,显示他们并未受到感染,即华大的检测结果可能为“假阳性”。

2021年2月,该化验所还因为出现16宗新冠检测“假阳性”案例,遭食物及卫生局警告。

而华大提交的假阳性调查报告分析,可能出现的失误包括:人为原因、试剂残留或污染,以及环境污染。警方通报则提及,化验所经过内部调查后,怀疑是一名化验所助理涉嫌摇晃新冠病毒检测样本影响化验结果。

华大基因称,此人屡次对华大进行造谣诋毁,毫无底线,侵犯华大名誉权,其微博、微信账号也已经多次被平台永久封禁。就此,华大已通过司法诉讼进行维权。

宿怨始于6年前的合作

华大基因提到的合作,是双方于2016年4月4日签署的一份《国家基因库技术服务合同》合作项目。

上述合同签署时,王德明任总经理的南京昌健誉嘉 健康 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昌健誉嘉”),内容约定昌健誉嘉在江苏省区域内将合格样本运送给华大基因研究院,再由后者进行制备和储存并收取技术服务费。

根据一份裁判文书记录,2017年8月28日,华大基因向昌健誉嘉发出《关于撤销对贵司区域授权的通知》,称昌健誉嘉未完成考评标准(在合同约定的启动期内,被告未完成考评标准要求的 150例送样量,且远远低于该标准)、未经原告许可擅用 “国家基因库江苏分中心”等名义对同行企业进行实名举报、擅用国家基因库 L0G0、名称开办网站等严重违约行为。

复函中昌健誉嘉接受解除合同,但对解除的理由持有异议:一是启动期未达150例样本量是由于魏则西事件突发、行政执法部门干预影响以及华大基因担心筹备上市被影响而放弃细胞业务要求;二是昌健誉嘉对采集脐带血残害婴儿的违法行为向江苏省卫计委反映,是基于法律法规并有充分科学依据,配合打击违法犯罪。

2018年1月9日,华大基因向昌健誉嘉邮寄《关于解除的通知函》,称“截卡本函发出之日,贵司提交的储存细胞样本量仅为17例,仅占本年度考校量的5.7%,远未完成本年度考核量,已构成严重迟延履主要合同义务,现解除合同”。

上述解约理由被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法院所采纳。但王德明认为,自己长期以来“被华大基因欺骗和玩弄”,随后开始了网络举报之路。

举报帖中,被举报的公司是深圳华大基因 科技 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21日,是深圳华大基因 科技 有限公司为生命 健康 小镇建设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据中国证券报调查,相关“圈地”证据并不充分。华大基因也表示,华大控股及华大研究院并未在江苏参与任何房地产项目,也未曾获得土地资源。

去年净利下降3成

在涉足新冠检测的企业普遍增收的情况下,华大基因的表现却正好相反。

根据财报,2021年,华大基因实现营收67.66亿元,同比下降19.42%;净利润为14.62亿元,同比下降30.08%。

对于业绩下滑,华大基因表示,主要是因新冠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全球新冠核酸试剂盒检测单价下降,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防疫策略的变化,公司主动战略性调整新冠相关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策略,基于新冠相关的利润较2020年较高基数相比有所下降。

资料显示,早在2020年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华大基因就推出多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同时还在全球多地区推出了“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核酸检测机遇让公司的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99.86%达83.9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6.43%达20.9亿元。

其中,当年“感染防控综合解决方案”一项,即基于新冠病毒下的核酸检测服务营收就达51.42亿元,一举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但由于疫情检查的技术门槛不高,华大基因自身也没能抓牢这个机会。

2022年04月1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贵公司的经营策略是不是出了问题?核酸检测试剂盒国内基本出局,沙特土豪这边不再续购,欧美没有什么份额,非洲倒是干的起劲,可惜非洲一年的销量也追不上达安基因国内三天的销量。

华大董秘回复称,在后疫情时代,公司将不断推动常规业务在海外的转化落地,力争将华大基因全球抗疫的势能,转化为常规业务发展的动能。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公司称截至2021年年底,其新冠检测产品覆盖了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但在2021年,公司海外市场整体营业收入规模为38.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5.99亿元同比下降超过30%。

但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公司的销售费用不降反升。根据财报,2021年华大基因销售费用12.38亿元,而2020年为10.78亿元,同比上涨了14.82%。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费用比2020年有所下降。

同期公布的一季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华大基因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下降8.52%,净利润3.3亿元,同比下滑37.06%。

业绩增速下滑,公司股价也连续调整,继去年下跌31%后,今年以来再次跌去24%,目前股价66.33元/股,总市值约270亿元。

对比去年年报和一季度股东名单来看,一年前定增入股的高瓴资本已减持止损。2021年2月,华大基因以145元/股完成定增,高瓴资本旗下礼仁投资进驻成为第七大股东。

但伴随着股价下跌,高瓴资本的持股量从422万股减至404万股,截至去年年报时保持不变。至今年一季度时,高瓴资本相关基金已退出华大基因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按照该公司第十大流通股东持有约167万股测算,若非清仓退出,高瓴一季度至少抛售237万股。行情数据显示,一季度华大基因股票均价为89元,较145元的定增价下跌近四成,这意味着高瓴的“割肉”幅度不小。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广告一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